今天的《晒晒武汉城市圈的成绩单》,我们来看科技创新这一领域, 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节,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底气如何呢?
科技创新,先看投入。2020年,武汉城市圈的研发经费投入达到690.13亿元,占GDP比重达2.62%,比2019年多投入了35.42亿元,提升0.25%,跟国家2.40%相比,高出了0.22个百分点。在政府的保障方面,2020年,武汉城市圈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94.58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4.39%,也在全力为科技创新来护航。
看人才,武汉城市圈底气十足。这里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拥有8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这样的“两院”院士,仅今年,就新增了8人。截至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研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97513人,比2019年,又新增了6850人。
看重大创新平台,武汉城市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截至目前,武汉城市圈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达30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4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6个。一系列保障,让科技创新硕果累累。2020年,武汉城市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96.83亿元,专利授权量达78871件,其中,获得国家科技奖24件。
成果转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2020年,武汉城市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9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223家,国家级高新区7个,省级高新区11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795.40亿元,占GDP比重达21.98%。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研究会会长、研究员李春洋:“在2021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榜前10名当中,来自我们中西部地区,只有一个城市武汉市,武汉城市圈技术创新活动非常活跃。”
看未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已经出台,目标明确:到2023年,武汉城市圈的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要达到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25%。
实现这一目标,要完善武汉城市圈科技成果库、企业需求库和专家查询系统;打造百人规模的院士、科技副总和科技特派员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共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长江新区等,让科技创新的因子在武汉城市圈内迸发。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盛建新:“武汉城市圈集中了全省GDP60%,全省64%的创新平台资源,76%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协同治理上,圈内城市大力推进规划全面对接,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重大科技项目共同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徐嵬毅 赵忠楠 责任编辑 何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