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貌换新颜,乡村也焕发新气象。近年来,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紧紧围绕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结合各村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辣椒、药材、柑橘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金秋十月,走进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张官村辣椒种植基地,村民洪玉香正忙着采收成熟的辣椒。今年,她家种植的3亩辣椒,预计收入上万元。
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张官村村民 洪玉香:“一天最高峰期摘个三百四五十块钱 ,早上摘的早上卖 ,你摘多少也可以卖 。”
在发展辣椒以前,张官村主要以种植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村两委多次外出考察,于2015年决定发展朝天椒种植。今年,村里发展了一家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为村民发放种子、提供技术培训,实行保底收购。同时,还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
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张官村村民 陈万伦:“管一下辣椒,翻一下辣椒,大约工钱一个月六千块钱左右。比在外面打工(好) ,离家近一点,方便一点。”
近年来,晓关侗族乡根据各村实际,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足功夫,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茶叶、食用菌、柑橘等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恩施州宣恩县吻花纳氧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孟先:“像我去年的话,抖音平台我都走了十几万斤。今年因为我做了四个账号 ,相对来说这点橙子可以说是不够卖 ,如果毛收入的话,平均产值应该在300万左右。”
截至目前,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发展茶叶、药材、油茶,枇杷、柑橘等经济林木1.5万亩。与此同时,当地还投资64万元,新修农副产品加工厂房,探索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广电恩施融媒体记者站 宣恩台谢秋红 林章羽 通讯员 谢建新 责任编辑 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