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字最早见于战国楚简,由“言”和“寺”组成,“言”的甲骨文是在“舌”的上边加一横而成,因为说话时舌头会灵活地运动,从而改变声音,形成言语,所以造这个字时,古人首先就想到了舌头,舌上加了一横,于省吾先生认为表现的是言语出自于舌的意思。
诗与言语有关,那它是怎样的言语呢?《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思是把人内心的情感意志说出来就是诗,表达内心情感意志的言语形成了诗。
“诗”字最早见于战国楚简,由“言”和“寺”组成,“言”的甲骨文是在“舌”的上边加一横而成,因为说话时舌头会灵活地运动,从而改变声音,形成言语,所以造这个字时,古人首先就想到了舌头,舌上加了一横,于省吾先生认为表现的是言语出自于舌的意思。
诗与言语有关,那它是怎样的言语呢?《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思是把人内心的情感意志说出来就是诗,表达内心情感意志的言语形成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