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不落人后,“后”在空间上与“前”相反,而在时间上与“先”相对。记录方位的“后”本是“後”,从幺yāo、夊uī。“幺”象绳索,表示前后相续,用丝绳来表示后续的意思。
金文“後”增加了部件“彳chì”,“彳”表示道路,行走中掉在了队伍后面的意思就更加清晰了,繁体字的“後”就是这个样子。小篆与金文的写法比较接近,此后,隶书楷书的写法变化不是很大,字形上的延续性是十分清晰的。
而我们现在简化字的“后”字形,与前後的“後”根本就是两个字。“后”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汉字,本来是君王的意思。因为“后”的笔画少、读音又跟前後的“後”完全一样,就被用来代表前後的“後”了。
“後”本指落后。《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後。”是说子路跟随老师孔子出行,走的慢,落在了后面。
落后了位置就在后面了,于是有了方位义。比如“后顾之忧”,“顾”是回头看,“后”指后面、后方。我们还有“瞻前顾后”的说法,后顾、顾后动作行为是一样的,都是向后看。来自后方的忧患就是“後顾之忧”。
由方位的“后面”转指时间的“先后”、“后世”。“後生可畏”指的是后出生的年轻人超过了先出生的前辈。“后生”现在常用来指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