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里“中”写作
上下为随风飘动的旗斿,
以指示其为旗杆之中部,或省写上下之旗斿。
图3
金文“中”(图4)与甲骨文相比差异不大。
图4
“中”的小篆(图5)取了甲骨文金文中省写旗斿形的写法。
图5
中字隶书(图6)楷书(图7)的写法与小篆基本相同。
图6
图7
《中庸》里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说得很清楚,就是“执两用中”。“中庸之道”是说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秉持“中”的标准,不走极端、恰到好处,孔子说:“过犹不及。“做过头和没做到都不是理想的状态,“适中”被认为是最佳的度。协调均衡作为一种理念体现在我国的建筑设计、舞蹈编排、绘画构图等所有艺术形式中。
“中“与”正“一样,由一种状态逐渐成为标准,”中“是恰如其分、”正“是不偏斜,为人处事要中正。秦末陈胜自立为楚王时甚至设有“中正”一职用于纠察群臣的过失。正因为“中”有标准义,便引申为符合标准的意思,如“中规中矩”指符合规矩,“中意”即符合心意。
“中”由标准义又引申出达到标准、具有能力的意思,如河南等地的人用“中不中”表“好不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等的“中“也有达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