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本意是光明,光亮。甲骨文的光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字形就如在人的头上有一把大火在燃烧。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大致相同,火的形状变得抽象些了,小篆的“光”有了很大变化,字型基本上符号化了。
历史上有一个凿壁偷光的故事。汉朝有个人叫匡衡,家庭贫寒,这个人从小就勤奋好学,但是家里没有钱去买油点灯。他想到了,晚上学习怎么办呢?邻居家里条件好,晚上总是点灯照明,但是灯光隔着墙穿不进来,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小洞,让邻居家的灯光穿透墙壁,照射到他家里来,匡衡就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终成大器。
不管是高度发达的人类还是其它动物,对光明的追求从不放弃。为了光与热,飞蛾以身扑火,以生命相许;为寻求美好的生活,夸父跟太阳赛跑,把光和热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违背自然规律的夸父失败了,但他为了自由和光明不惜献出生命的精神和毅力,却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古有夸父追日,今有神舟问天,这就是人们对光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