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微信回应消息撤回时限

@毕业生:毕业前你应知道的事

超实惠!12306积分可以买高铁外卖

巴黎奥运会火种正式交接给巴黎奥组委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将恢复参加公务活动

党史里的湖北之最 48丨陈锡联:在母亲坟前痛哭,让无数人泪目!

2021-05-09 17:28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荆楚大地 将星闪耀》系列,回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荆楚将帅,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下面带你走进陈锡联。

在一个晴热的天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塘埂、过田坎,来到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陡山彭家门前山的山脚下。老人保持军人的身姿,毕恭毕敬地肃立在坟前,声泪俱下,字字句句倾吐肺腑之声:“母亲,我好想您呀!”“母亲,我来看您来了”!

这位老人是开国上将陈锡联,湖北黄安(今红安)人,生于1915年1月4日,卒于1999年6月10日,享年85岁。14岁投身革命,40岁荣膺上将,历经百战,以善打硬仗、恶仗、险仗著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但他很少向人讲述,许多往事鲜为人知。他与母亲的感人故事也充满神奇色彩,从一个侧面可折射出这位将军不平凡的人生。

母子相依为命 乞讨度日

陈锡联将军是一位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陈锡联从小就经受生活的磨难,品尝到人生的艰辛。

他1915年出生于陡山彭家的一个穷苦家庭一父亲叫陈永厚,母亲叫雷敏。8岁那年,陈锡联父亲身患重病。为给父亲治病,母亲几乎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可是不久,父亲还是离妻别子,撒手人寰。父亲去世前,把母亲拉到身边,指着自己的女儿,声泪俱下地说:“为了全家人活命,就把她送人吧……”几天后,两个人贩子拿着几块大洋来领人。陈锡联知道了,跪在娘面前哭着说:“娘,姐姐还小,不能把她往火坑里送啊……”此时陈家债台高筑,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母亲忍痛含悲,让人领走女儿,草草地安葬了丈夫。迫于生存,母亲带着陈锡联走村串户,踏上了艰辛的乞讨之路。

陈锡联不辞而别 投奔红军

大革命失败后,反动势力日益嚣张,革命力量不断积聚。乡间公开的革命宣传和活跃的游击活动激发了陈锡联参加游击队的念头。但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的想法遭到母亲极力反对。1929年4月,陈锡联趁家人熟睡之际,悄悄解下母亲拴在他手上的线头,投奔游击队。

从虎口逃出的陈锡联参加红军后便不顾生死,奋勇杀敌,进步很快。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连指导员,1933年任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政委,20岁时当上了红四军十师师长,他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和反“围攻”的斗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先后四次负伤,大难不死。

图为:1940年,陈锡联向部队作战斗动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锡联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该团作为师部前卫,挺进晋东南。1937年10月19日,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全部敌机24架,有力地策应了友军保卫太原的忻口会战。阳明堡大捷惊破敌胆,成为传遍中外的头号新闻。七六九团因此被誉为抗战四大名团之一,团长陈锡联被称为敌人闻之丧胆的陈钢炮”。

此后,陈锡联历任三八五旅旅长、太行军区司令员、太行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等一个个著名的战役战斗。

英名传全国 慈母寄家书

战火纷飞,没有隔断陈锡联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他思念着母亲,母亲也挂念着他。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22岁的陈锡联任129师先遣团———769团团长,率部开赴晋中抗战前线。

首战便出其不意地夜袭了日军机场。胜利的捷报通过电波很快传向全国,令海内外的华人为之振奋。不久,全国许多报纸刊登了八路军夜袭日军机场的消息和陈锡联的照片。家乡的乡亲看到了,拿着报纸告诉陈锡联的母亲。

日夜想念儿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照片,高兴得泪流满面。她久久地凝视着儿子的照片不停地呼喊:“锡联,娘好想你啊!”她请人给儿子写信,鼓励儿子再接再厉,多打鬼子。但她不知道儿子的确切地址,就把信寄给129师。半年后,这封信才转到陈锡联手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接到母亲的来信,陈锡联热泪涟涟,这是他多年来收到的惟一的一封家信。由于战事频繁,陈锡联无法与家乡通信。他把这封信装在贴身口袋里,每当思念母亲时,就拿出来看一看,仿佛慈母殷切的目光、温情的话语伴随着他。

母子相逢战地 彻夜长谈

12月9日清晨,陈锡联率部从皖西转战到鄂东麻城,开始平汉战役军事行动。在司令部里,他正和纵队几位首长研究行动方案,参谋处长喜笑颜开地进来向陈锡联报告:“司令员,好消息!你娘今天就要来看你了。”陈锡联将信将疑。当天上午,一辆手推车停在三纵司令部门口。陈锡联还未上前相认,大家先把母亲围得紧紧的:“大娘,你看,哪个是您的儿子?”

老太太一面很自信的讲着:我认得,我认得。一面把目光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轮转的用力探索着。

“母亲!”陈锡联禁不住的叫了一声。老太太搜寻的目光立刻停止了。她不顾一切的扑上去,双臂就把儿子紧紧的抱住了,嘴里不住的说:

“是啊!我认得的模样还没有大变………”语声有些哽咽。

“不要哭了,应该高兴才是。”儿子安慰道。

刚强的母亲马上擦干了眼泪。

当天晚上,母子一夜没停嘴,一幕幕往事在记忆里复活了。

临别之际,陈锡联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块银元,塞给母亲,母子俩你推我让。

铮铮铁骨的硬汉双眼含着热泪说:“娘,你收下吧!这是儿子的一点心意。”

母亲收下了儿子的两块银元,依依不舍地离去。

坟前痛哭老母 感天动地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兼任重庆市市长和川东军区司令员。环境安定了,他将母亲接到重庆。

母亲在重庆住了不久,就对儿子说:“我身子骨还硬朗,享不起这个清福,不做点事心里难受,现在解放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还是回去。”

陈锡联了解母亲的心,派人将娘送回红安。

1950年,陈锡联调到北京,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炮兵司令。全力以赴地投入人民军队炮兵的建设。

1953年,陈母病危。接到消息,陈锡联风驰电掣般地奔往故乡红安。

在低矮的房间里,老大娘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喘着长气。陈锡联双膝跪在母亲的病床前,拉着母亲的双手,涕泪满面:“娘,我来看你了!”

母亲微微睁开眼睛,看了远道而来的儿子一眼,安详地闭上眼睛,放心地走了。

按红安当地的习俗,父母去世后儿子应在家守孝七七四十九天。陈锡联日理万机,不能多留。他守在母亲的灵柩前,有时通宵达旦,未等母亲灵柩安葬入土,就动身启程了。

星转斗移,一晃就是几十年。1997年6月,湖北李先念主席纪念馆开馆,已是年过八旬的陈锡联又一次来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在乡亲们热烈欢迎的场面过后,他深情地来到母亲长眠的地方。

44年了,母亲坟上的树草岁岁枯荣。白发苍苍的陈锡联仍保持军人的身姿,毕恭毕敬地肃立在母亲坟前,声泪俱下,字字句句倾吐肺腑之声:娘,我想你呀!可是现在我喊你,你已经听不到了。你经过千辛万苦,才把我这个儿子养大。后来我背着你出去参加革命,依靠了党,可你还留在家里继续受苦。这40多年来,我一直未能回来侍奉你,实在对不起你老人家。你长眠的这块土地,我曾经生活过14年。我在这里放过牛,伴你一起去讨过饭,如今,你可安息了!娘啊……

山水同悲,松涛共鸣,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来源:《陈锡联和他的慈母》《战火纷飞母子情》等 责任编辑 彭云鹤)

责任编辑 彭云鹤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 “五一”哪儿火爆?来看出行提示→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25千米
  • 华南师大回应“要求学生手抄毕业论文”
  • 轻信“本地来电”被骗47万!这份反诈手册快收藏→
  • 美国一波音客机起飞后梯子掉了
评论 最热 最新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发表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 "" }}

{{ item.content }}

{{ formatDate(item.create_time) }} · {{item.ip_location | splitAreaCity}} 回复
{{realSupportList[item.comment_id] || 0}} {{item.comments.length}}
{{ i.passport.nickname || "" }}
{{ i.replyed_passport.nickname || "" }}

{{ i.content }}

{{ formatDate(i.create_time) }} · {{i.ip_location | splitAreaCity}} 回复
{{realSupportList[i.comment_id] || 0}} {{i.reply_count || 0}}
{{item.foldStatus ? "收起" : "展开" + item.comments.length + "条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点击加载更多
发送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105/eaf2f7a413a664dd4e59308957269a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