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治疗经历让更多人知道”,同期接受直肠癌和肝脏手术,历经6次化疗,曾经深陷癌症困扰的陈阿姨,听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已专门开设了肝胆胰MDT门诊,决定现身说法。作为同济医院肝胆胰疾病MDT的受益者,此时她已经无瘤生存42个月,早已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陈阿姨是湖北襄阳人,今年57岁,她回忆,2017年4月开始,她常常饭后胃隐隐作痛,有时候会恶心,严重时甚至呕吐。但是她没有当回事,觉得休息一下就好了。在子女们的一致坚持下,在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报告提示为浅表性胃炎,医生就给她开了一些治疗胃痛的药。3个月后,陈阿姨恶心和呕吐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每次饭后她还是觉得胃痛,腹泻的次数有所增加。复查后陈阿姨被确诊为直肠癌,同时发现肝脏上有一处性质不明的肿瘤。
接下来,她去了不同的科室咨询意见:胃肠外科医生建议先对直肠癌行手术治疗,但肝脏肿瘤诊断不明确,要去肝胆外科解决;肝胆外科认为肝脏肿瘤是直肠癌转移的可能性大,建议先对肝脏肿瘤行手术治疗,但对于同期切除直肠癌还是二期切除意见不一;肿瘤科医生建议考虑先做化疗或是局部放疗。
不同专科在治疗方案上的分歧,让陈阿姨一家不知所措。“当时,还有一位朋友甚至偷偷告诉我的孩子们,肿瘤发生了肝转移就是不治之症,完全没必要治疗了,建议他们提前准备后事。”
就在陈阿姨一家举棋不定的时候,他们听说同济医院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院士领导下有一支专业的肝胆胰疾病MDT团队,在复杂的肝胆胰疾病,尤其是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面有顶级的专家团队进行诊治。8月初,他们一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同济医院。
在了解陈阿姨的病情后,MDT团队将其收治入院。“肝转移瘤,如结直肠癌肝转移、胃癌肝转移这类疾病治疗手段多样化,可供选择的方案较多。但是,如何选择代价最低、效果最好的个体化诊疗方案需MDT讨论决定。”陈孝平院士说。
2017年9月11日,由肝脏外科、胃肠外科、肿瘤科、消化科、感染科、放射科、核医学科、超声科和病理科等权威专家组成的MDT团队举行了讨论。同时还有国内另外两家知名医院的专家团队,参加了远程讨论。
大家结合上腹部CT、超声造影、基因检测、病理报告等检查,对肝内占位是孤立病灶还是多处转移瘤、是否进行进一步MR检查、治疗方案、治疗后获益进行了综合讨论。MDT团队通过多年的积累,在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上意见一致,没有分歧。但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是分期做肝脏手术和直肠手术还是同时行肝、肠手术大家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最终首席专家综合集体智慧,最终明确了高位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认为同期手术治疗彻底、腹腔镜手术对病人损伤小,术后应尽快开始化疗,可以让病人最大程度获益。
9月15日,胃肠外科和肝胆外科两组专家协作,同期进行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肝脏7段切除术。主刀医生张必翔教授回忆,当时陈阿姨的肝脏肿瘤长得位置很深,贴着后背,有膈肌和肝右前叶挡着,手术难度很大,是目前腹腔镜下手术最困难的位置。手术之中还要变换体位,重新消毒,以便让肝脏转向左侧,这样更方便显露深部的肿瘤。但由于采取微创手术,陈阿姨恢复得很快,手术后一个星期就出院了。后来在MDT团队的安排下转肿瘤科继续进行化疗。如今,陈阿姨身体状况一天天变好,人也一天天精神起来,可以做简单的轻体力活动。
据悉,同济医院肝胆胰疾病MDT团队成立于2014年4月24日,是由陈孝平院士领衔,旨在对肝胆胰系统的疑难疾病及多学科交叉疾病进行规范化治疗,造福病人。截至2020年底,MDT团队已进行171期MDT讨论,受益病人达600余人次。目前,同济医院已将该模式推广至全院疑难病症,25个病种已成立了多学科门诊。他们希望,针对多学科交叉疾病,整合各专科优质医疗资源,旨在让病人高效地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少走弯路,降低治疗费用,获得最佳治疗方案,达到最高的疾病诊治性价比。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通讯员:常宇
长江云编辑:张伊灵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