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我们在网络上经常用“雷人”形容某人的言谈或行为十分奇特、出格,让人就像遭了雷击,顿时一懵,等反应过来时感觉不可思议、哭笑不得。
雷人本来指雷电击人,跟网络流行语“雷人”有语义引申关系。它在网络语言中的意义,据说来源于2008年8月26日发生在福建省福清市的一件奇事:一位男子为了赖账,不惜对天发誓,说如果确实欠了人家的钱就遭天打雷劈,结果一分钟后真的就遭雷击,所幸最终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这件事在网络新闻中广泛传播,之后“雷人”“被雷到了”就成为让人震惊之后感到很无语、很无奈的代用词,它夸张地表现了人们猛然受惊后的感受。也有一种说法是,“雷倒”源自动漫,日本动漫中的人物,被令人震惊和无奈的事情刺激,就出现受到强烈电波冲击的场面,中国的漫迷们就把这叫做雷人、雷倒,从而流行开来。
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猴赛雷”,2016年春晚吉祥物“康康”形象公布之后,因其脸颊的部分有两个球状的凸起,被网友谐音称作“猴腮雷”。猴赛雷其实是广东话“好犀利”的谐音,这个词因一位网名叫“猴赛雷”的女生在网上发贴晒照片并以严苛的条件征男友,引来不少网友的嘲讽而走红。从上面两点来看,猴赛雷其实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一种调侃、嘲笑用语。
雷字起源很早。甲骨文的雷是个象形字,弯曲的线条像闪电之形,旁边的圆点一变变成了两个口,再变变成了两个田字形,都是像云层的回旋转动。
雷的本义是下雨天带阴电和阳电的云互相撞击发出的巨大响声。这个意义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我们经常说的雷同试卷、雷同作文、情节雷同,雷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出自《礼记·曲礼》“毋剿chāo说,毋雷同”,“毋剿chāo说”是不要抄袭别人的成说,“毋雷同”是不要像打雷的回声一样一响一应、随声附和。后来雷同就指相同,把一模一样的东西叫雷同。(主讲人:刘宝俊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