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评论特别策划《本周》为您带来一周观察。这一周的湖北,挺热!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天气让全省几乎都进入到“烧烤”模式,但热的不仅是天气,还有湖北请来的客人们。换句话说,再热的天气,也挡不住新朋老友,宾客盈门。
援鄂天使们来了!与荆山楚水再相逢,感怀,却是天壤之别。山水无恙,热情不减。广东援鄂医疗队的陈祖辉说:“湖北热情好客,好看又安全!”
商界大咖们来了!“知名民企湖北行”,1166.5个亿,民企大佬们纷纷“重仓”宝藏湖北,以30个大项目领衔的投资矩阵,像一颗颗大树,先扎根,再生长,而后播散成林……
全国的游客们来了,“惠游湖北”的吸引力比想象的还要大,3天时间,“惠游湖北”预约和入园数量两个100万+,很多网友忍不住点赞,英雄的湖北,就是大气!
中国大半个汽车圈也来了,谋划中国汽车产业大未来。论坛的名字别有深意:“冬芽”。哲人说,冬天用斧头敲打江面上的冰,会惊醒冰面下的鱼,但融解整块冰的,一定是春天。
其实,冰早就化了。爱心之举,智慧之举,远见之举,将一池春水“搅活”,他所产生的撬动和带动效应正在显现,“循环”还在加速。
江水流日夜,江上往来人。12号,两江游船全面复航,15号,知音号“复出”。两江四岸的炫彩灯光在军运时间惊艳过世界,在抗疫时间致敬过世界,如今,在加速重振的时间,再次邀约世界。
其实,好客的湖北比你想象的更实诚。武汉、襄阳、宜昌、恩施发出倡议,呼吁市民尽量将热门景区双休日、节假日的预约机会,留给外地游客,好菜,要先尽着客人吃。
您看,最好的,全拿出来,能做的,全做到位。这是湖北一脉相承的“好客”。也正是因为好客,所以“主雅客来勤”。
其实,湖北“好客”背后的发展逻辑更值得深谈。
就拿本周最具焦点的“知名民企湖北实地行”来说,对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敏锐的民企代表们纷纷表示“看好”湖北,并且把看好转化为行动的果实。细心的你会发现,“实地行”三个字,其实对应了两个半月之前举行的同一个活动的“网上行”。
而这两个半月,也正是湖北从恢复重启,到加速重振的提速期,是湖北自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后奋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发力时间。在省委书记应勇前后两次的致辞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不变的关键词。
两个半月前,应勇书记面向全国知名企业的客人们特别提到:我们将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而从彼时再往前推半个月,5月14号,湖北首次举行了全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在那次会上,湖北提出“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制度供给的核心竞争力,激发更多湿地效应、溢出效应、乘数效应,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自身的短板和问题,湖北毫不讳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背后,往往是营商环境的差距”。
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营商环境的优化,没有终点,但每一步都需要始于足下。如果说,5月30号的“网上行”启动仪式,是湖北向全国表明大刀阔斧提升营商环境的决心,那么,本周“实地行”中,湖北则是表明了具体怎么干,想要干成什么样。归纳一下包含 2个“关键点 ”: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聚焦 5个“具体合作领域”: 新型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光芯屏端网”重点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3个“化 ”: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 5个“最 ”: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综合成本最低、企业获得感最强。
其实,营商环境,从4月11号,武汉解封3天后,应勇与来鄂考察的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座谈开始,就次次必谈。从4月11号那次到今天,已经有近40家重要企业的负责人密集来湖北考察调研、深化合作。金融、科技、基建、能源……小米雷军、TCL李东生、联想杨元庆……“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店小二”,这一“待客”之道是自应勇主政湖北后的不变思路——
5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打响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发令枪”。
6月,出台《弘扬“店小二”精神“十必须十不准”》,给“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画出清晰边界。
而就在本周,湖北又对提升和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行动方案,提出18项重点任务逐一落实责任单位,并嵌入在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模块中。
“好客”不是嘴上说说,脸上笑笑,好客,就要尽己所能,倾己所有,把别人没想到的做到,把别人想到的做好,让家里“天朗气清、如沐春风”,客人才会“满意而来,满载而归”。而更深层次的逻辑在于,走动多了,来往密了,各方面的“循环”才会动起来、转起来、快起来,从而以提升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众智之所为无不成。”这是本周在客人集聚的舞台中央,应勇书记引用的一句话。力量和智慧,是重振的湖北最渴盼得到的,而“必胜”和“必成”则是重振的湖北坚定的信心和斗志。好客湖北,欢迎您!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尹华正 责任编辑 殷竟成)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