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复工复产以来,宜昌复工企业开票金额名列全省第2,达产企业税务指数在全省排名第4。宜昌市税务局在全市《关于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的通报》中“纳税服务事项”位居第1。
面对经济依然复杂严峻的形势,宜昌税务部门携手企业,共克时艰,不仅挺住经济税源考验,还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水。
稳工复产作贡献
宜昌市税务局局长戴毅敏介绍,目前,宜昌市大型企业占全市企业开票销售总额的56.68%,稳住了全市经济社会基本盘,民营企业占全市总开票销售额的85.81%,同比增长2.62%,民营经济的加持,加快了疫后重振。
数据显示:3月11日复工复产至6月30日,全市企业分布的21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31个制造业行业中类中,有10个行业大类、14个制造业行业中开票金额分别占全市开票总额的76.21%、制造业开票销售总额的63.82%,分别同比增长7.16%、14.83%,主导行业和企业总体实现了逆势增长。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税务系统累计实现减税降费15.63亿元,减免社保费13.4亿元,用税费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加法”,为宜昌疫后重振注入强大动力。
不折不扣送温暖
无论形势多么严峻,帮助企业解决好涉税问题,落实好纾困惠企税收政策,不能打丝毫折扣。这是宜昌市税务局坚持的理念。
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企业,受疫情影响,三峡制药主导产品硫酸新霉素一季度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21.12%。得知企业困境后,点军区税务局主动上门与企业沟通,采取精准措施帮助企业纾困,共帮助企业办理退税18笔,退税金额合计835万元,有效增加了企业现金流。
全市税务系统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和湖北省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通过大数据分析向企业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定期监控分析优惠政策享受数据,对未及时享受优惠的企业及时提醒。同时,进一步简化优惠事项办理方式,采取“自行申报、网上处理、先行享受、后续监管”方式,营造方便快捷政策落实环境。
为落实疫情期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宜昌市税务部门迅速制定落实“房土”两税减免操作办法,在全省率先对第一季度所有房土两税纳税人给予“全行业、全减免”,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优惠政策。截至上半年,宜昌已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办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3.31亿元。
千方百计提效率
连日来,“16条纳税服务创新举措”、“12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承诺举措”在全市全面推行,目的在于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幸好有税务局和农商银行推出的‘纳税信用贷’,让我申请到了70万元贷款,渡过了难关。”长阳添翼铁球铸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拥军欣喜地说到。
全心推广“纳税信用贷”只是落实“16条纳税服务创新举措”一个缩影。宜昌市税务部门还积极帮助纳税人、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小微企业纳税信用贷款可实现网上“一站式”办理,并将受惠企业范围由纳税信用A级、B级扩大至M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扩大至C级,受惠中小企业增加约2万余户。截至上半年,“纳税信用贷”已为我市2238家企业提供18亿元贷款,同比增长42%。
全市税务系统还持续深化“双千”服务,全力打造“一刻钟办税服务圈”,构建“网上办”“扫码付”“票寄送”等多元化办税缴费领票新渠道,做到即办事项一次性办结、审批事项集约式办结、涉税事项限时办结,办税过程免填单、零收费、无障碍。
通过提速减负,纳税人90%以上涉税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理;正常出口退税平均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全市企业年平均纳税时间在全省目标的基础上再压减5%。同时,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权限,实施创优稽查、限时稽查、一案双查,对侵害纳税人权益的行为严厉查处。
宜昌市税务局局长戴毅敏:“我们强力构建亲情政商关系,把麻烦事留给自己,全力支持纳税人一心一意干事业、活下来、发展好,这既是落实“一高双争三决胜”目标的迫切要求,也是回应纳税人期待、满足纳税人需求的必然选择。”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邓斌 通讯员 汪惟峰 杨凯 责任编辑 张冉)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