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湖北脱贫攻坚战场传来两条好消息: 湖北连续第4年脱贫攻坚考核被列为“综合评价好”。
湖北提前一年完成易地扶贫迁建安置任务,99%以上的搬迁户实现了脱贫。成绩积聚的是信心,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小视,手握余下三分之二的2020,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湖北一天也不能耽搁。
湖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很明确: 剩余5.8万贫困人口的穷帽要摘,剩余11个县、454个贫困村的硬骨头要啃,剩余17.53万监测户和贫困边缘户要稳,硬核“战疫”、硬核“战贫”一个都不能输!
就业是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受疫情影响,更多农村劳动力需要本地就业,湖北迅速推动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开发公益岗位托底。十堰丹江口市蒿坪镇7个扶贫车间,涉及电子加工、种植养殖等多个领域,通过“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功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挣钱持家两不误。
十堰丹江口市蒿坪镇电子加工扶贫车间负责人宋和军:“下一步打算争取今年做到1200万产值,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和不能出去务工的人员来车间上班,能让他们挣到更多的钱。”
同时,中央也组织广东、江苏、浙江等6省积极对接湖北,帮助湖北贫困劳动力就业。
湖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胡超文:“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带贫市场主体,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设置6.68万个生态护林员岗位,利用村级光伏扶贫收益设置不少于5万个扶贫公益岗位。”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基本盘。湖北出台春耕生产“20条”,支持贫困户恢复生产,全力扶持返乡创业和培育致富带头人,落实疫情期间还款延期利率优惠等政策。
湖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胡超文:“支持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就地就近创业,对带动10人以上的贫困户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可提供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扶持,并按3%的利率给予贷款贴息。”
产品转化为财富要靠消费。疫情期间,线上消费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发挥了奇效。 在恩施州巴东县官渡口镇张家湾村,村民的柑橘从愁销到畅销,中间靠的就是扶贫832平台。
恩施州巴东县官溪柑橘种植专业联合社理事长肖玉田:“现在柑橘的收购价格是三块五一斤,我们现在对接了国家扶贫‘832’平台,对贫困户来说,每斤柑橘的价格直接加五毛钱,那就是四块钱一斤。”
恩施州巴东县官渡口镇张家湾村村民肖玉刚:“收了我2000多斤伦晚,一次性就卖出去了,我卖了8000多块钱。”
此外,湖北在打通消费端上也在想办法。近日,湖北13个部门联合公布《湖北省扶贫产品目录》,目录中列出了502种扶贫产品,鼓励各帮扶单位的销售平台、食堂、社区、家庭“以买代帮”。另外,中央还指导湖北认定了498个扶贫产品,总商品价值75.65亿元,组织广东等省专项采购。
脱贫,已经处于攻坚的非常之时,面对疫情这道加试题,需要以非常之志、行非常之举、求非常之效。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给湖北增加了8亿元的倾斜支持。4月初,湖北宣布将在阳新县、房县、保康县、随县等11个县454个村开展挂牌督战。待37个贫困县整体“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后,严格执行“一摘四不摘”,保持原有政策稳定,21575个驻村工作队不退,确保在战贫的战场上,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尹华正 郑宪 责任编辑 肖静涵)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