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再谈“社区防控”,和两个月前、和4月8号之前,都不一样。社区防控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大的一点就是,随着离汉离鄂通道打开,随着社区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疫情防控进入到常态化,我们的防控思路和办法都要“优化升级”。
第一,“从封到启”意味着防控要应对更加复杂的情况。
离汉通道打开,交通流动性自然加大。大家最近会发现,小区里许多家黑了两个月的灯又亮了,小区车位又紧张了,开车出门排的队又长了。这些变化都意味着,把好社区这道门,工作非但不会减轻,反而更重、更复杂。复杂就复杂在我们需要更新之前在封闭状态下掌握的数据,要跟进新返汉人员的情况,还要针对离汉人员的健康状况与目的地做好交接,完成好这些工作,需要更大的耐心和细致。
第二,“由静到动”意味着防控措施更需要因情施策。
离汉通道打开,不意味着所有人打开家门,而如何把“家门不打开”的道理讲清楚,如何继续做好“非必要不外出”的宣传,工作难度一点不比前段时间小。
比如,复工更多了,既要保证大家正常上下班,也要确保社区的门守得住,有的社区专门统计了复工人员的信息,并制成登记表,对复工人员进行了编号,把“必要”和“非必要”外出快速区分开。
再比如,现在社区生活物资采购分配的结构和倾向也有了变化,生活服务对象从全封闭状态下的全体居民,逐步向困难群体转移,这也是需要动态调整优化升级的地方。
第三,“从应急处置到常态化防控”意味着社区治理能力需要再提升。
“常态”,意味着“防疫”将在未来不短的时间,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以前的物理隔离需要向精准防控转变,以前的应急之举需要形成长效措施。
比如信息化管理如何常态化?志愿者服务如何常态化?党员在社区发挥的带头引领作用如何常态化?等等。“小社区”承载着“大民生”,抓细抓实、用心用情,补上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不只是防疫需要,更是一件利在长远的社会治理重大考题。社区防控“常态化”的这篇文章,我们必须要做好。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常江 责任编辑 马张驰)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