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零点零6分,湖北民用航空“重启”后的首趟航班出发了。这是一趟从宜昌到福州的航班,饱含着宜昌人民感谢福建医护人员在关键时刻守望相助的情谊。
看看表,也许这趟航班,不得不晚点了两个月。但晚点出发,更要准点到达。
时速80公里,武汉地铁出发了,开往城市的各个角落。
时速100公里,中欧班列从出发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
时速200公里,城际列车从黄冈东站出发了,驶向武汉站。
分秒必争,工人正在浇筑郑万高铁湖北兴山段一处桥墩,他们心里装的是追赶失去的时间,尽早完工。
归心似箭,时隔两个月,湖北乡亲们坐火车从全国各地回到武汉。他们心里装的,是找回耽误的时间,创造生活。
珍惜春光,务工人员坐上襄阳开往烟台的专列。他们心里装的,是不负等来的时间,挣钱养家。
倒计时10天,武汉也会“解封”。解封的下一秒,是更多人更迫切的出发,因为只要出发,总会到达。
不信你看这场疫情带给我们的,独处多日的彷徨不安之外,那些喷薄而出的感动与力量,他们的2020心愿清单正在实现——
曾经被一块玻璃隔开的他们,结婚的心愿,成真了!
曾经对着离别的大巴大声表白的他,包一年家务的心愿可以履行了,重要的是,爱人平安回来了!
曾经在雪山顶找信号上网课的藏族女孩,村里第一台4G基站开通了,在家上网课的愿望实现了!
如果没有持续多天的疫情,这段时间会像之前的日子,和之后的日子那样,融入平凡琐碎的时间流。可这场疫情,把这些等待的天数标红加粗,让它带上醒目标记,提醒我们每个人,2020年,已经过去了快四分之一。小心愿和大目标,一个都不能少,唯一少的,是犹豫徘徊的机会。
民企老板记下第一笔账目,楼下的早餐铺蒸起第一锅馒头,科研工作者列出第一组数据,产业工人开启第一声机器轰鸣。把一天过成两天的样子,因为我们就是不服输。
在脱贫攻坚决胜的战场,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工厂,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市场,在乡村振兴的建设场。拼搏的时间打了折,但硬核的任务不能打折。
我们出发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目标却出奇的一样,就是让自己尽快回归到社会运转的某个齿轮的位置,让自己转起来,从而让整座城市、整个国家更好地转起来。
诗人说,当你因为错过太阳而犹豫,那么你也会错过月亮和群星。出发了,就要从出发的这刻开始,大步向前!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尹华正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