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第4金!中国队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战胜印度组合夺得金牌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新物种“成都卫矛”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上海合作组织声明

日本启动第12轮核污染水排海 本次排海量7800吨

第4金!中国队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战胜印度组合夺得金牌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新物种“成都卫矛”

记者手记丨我是记者 我要在现场

2020-03-27 16:51   阅读:89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但这一天,在武汉,却并没有过年的氛围。上午十点,离汉通道全线关闭,整座城市的氛围开始紧张起来。整体疫情到底怎样?现在医院的救治情况怎样?普通人应该如何防护?大家期待更多权威的声音!

前一天刚去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采访的我,期待着再去一线,发出最现场最真实的声音。这天中午,吃完午饭回到办公室的我,被领导们叫住了:“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没有,挺好的”“晚上有个活儿,要去医院,要出个镜……”“好”没等她们说完,我就迫不及待想要出发。

听完介绍,才知道晚上武汉有七家医院会将发热病人转移到新设的定点医院进行集中治疗,这意味着要跟发热病人近距离接触,而现场具体什么情况,大家都不太清楚。但是此时,不少微信群里还在转发:今晚各大医院会转移感染患者,请沿途居民紧闭门窗,以免造成感染。大家都在关心,为什么转运?转移的情况怎么样?作为权威媒体,我们必须第一时间权威发声!

整套防护装备领齐,我和摄像老师蔡舰再一次奔赴疫情的最前线。这一次,我们将作为全省首家近距离采访发热病人集中转诊的媒体记者,近距离接触发热病人,用手中的镜头和话筒,记录下转运的关键过程。那一刻,我内心充满了兴奋,这是作为一名记者,向新闻现场一步步靠近的与生俱来的兴奋感。

我们所前往的是第一个进行病患转运的武汉协和医院,路上在与医院负责人联系中,好几次我的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你们确定要这么早来吗?在医院待着风险很大。”实际上,之前估计的病人转运时间在晚上6点,而我们3点就出发了,因为我们想提前去了解更多精准的信息。一路上我和摄像并没有过多交流,但对于前方的危险,我们都了然于心。到达医院后,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戴上了两层口罩和护目镜。

从抵达现场到正式开拍,中间的等待过程是漫长而焦灼的。对我们而言,这是疫情发生后第一次和这么多确诊和疑似病例近距离的接触,尽管做好了全套防护,但一想到拍摄过程中要站到离病患近在咫尺的地方,总有一阵阵的担忧和紧张涌上心头。记得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面前的病人突然剧烈咳嗽,手扶着座椅,强行撑住跟着耸动的上半身。那一刻,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内心产生难以抑制的恐惧感。

就这样一边了解情况,一边作准备。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越来越接近《湖北新闻》的开播时间,这时医院负责人电话终于打来,告诉我们转运开始了。我们立刻动身,赶往门诊大楼门口。病人被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推出来,这一批大概十多个,而当晚协和医院被转运的病人大概有80多个。我们的镜头一直跟着转运的轨迹移动,在距离病人不到两米的地方,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叮铃铃,台里连线的电话来了,打破了恐惧,唤醒了兴奋!我开始冷静整理现场信息,准备出镜词,而摄像正在努力寻找拍摄角度。在随后的正式连线中,我们详细交代了转运救护车的防护安全性,还进入转运车车舱,拍摄车内设备等细节,几乎忘记了此时发热病人就坐在身旁。而我的出镜连线,几乎也是挨着发热病人的担架做的。

其实,连线很短,只有40秒,拍摄范围也只有从门诊大楼到路边的50米距离,可当结束后来到指定清洗区脱掉防护服,我才发现我们里面的衣服全被汗水浸得透湿。头发被防护帽弄得凌乱,口罩在脸上勒出了一道红色的印迹。

返回的路上,我爸给我发信息说,我妈是含着泪看完我的电视连线的。而电视,自疫情爆发以来几乎成为我爸妈了解我动向的重要渠道。接下来的几天,披星戴月,成了我们整个融媒体新闻中心的常态。走进社区、医院,采访发布会、专家……我的脚步一直没有停,内心的畏惧依然会有,但兴奋和责任感的分量更重。而对于父母的担心,我能为他们做的,只有仔细做好防护,让电视上的我看起来很安全。

从第一批进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这样前线疫区的先锋,到每日新闻发布会必到的夜归人……参与防疫报道的这段时间,让我想起自己选择记者这个职业的初衷,我不是生来无畏,而是职业的使命感让我忘却了恐惧。记者,记着,记着初心,记着使命。记录一个个现场,传递最真实的声音。

这些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新设的收治点开始接受患者,看到了来自全国医疗团体一个接一个驰援武汉,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白衣天使无畏逆行,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身边的普通人无私付出……人间值得,武汉必胜!将权威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也将内心的感动、希望和阳光带给大家。这可能是我,作为一名记者最想做的事情。

我是记者,我在现场,传递最一线最真实的声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想,我会一直在路上!

监制:郭小容

编审:吴博军 郭晓勇

记者:余旭东

编辑:苏逸冰

(责任编辑 马张驰)

责任编辑 马张驰
小贴士
2步分享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分享给指定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 CT影像惊现一串“项链”,老战士的回答让人泪目
  • =͟͟͞͞大=͟͟͞͞风=͟͟͞͞来=͟͟͞͞了=!100斤以下无法出门?重要提醒→
评论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003/80f269f4c468474f94dcc8836af41bcc.jpeg
{"appId":"wxcccd4eaac7d51769","nonceStr":"FsJbKtcN5Pp5hBzo","timestamp":1744494944,"signature":"befb2b7f5a684bd707ae391437234f933f04590d","link":"https:\/\/m.hbtv.com.cn\/p\/1820085.html","desc":"\u5728\u968f\u540e\u7684\u6b63\u5f0f\u8fde\u7ebf\u4e2d\uff0c\u6211\u4eec\u8be6\u7ec6\u4ea4\u4ee3\u4e86\u8f6c\u8fd0\u6551\u62a4\u8f66\u7684\u9632\u62a4\u5b89\u5168\u6027\uff0c\u8fd8\u8fdb\u5165\u8f6c\u8fd0\u8f66\u8f66\u8231\uff0c\u62cd\u6444\u8f66\u5185\u8bbe\u5907\u7b49\u7ec6\u8282\uff0c\u51e0\u4e4e\u5fd8\u8bb0\u4e86\u6b64\u65f6\u53d1\u70ed\u75c5\u4eba\u5c31\u5750\u5728\u8eab\u65c1","title":"\u8bb0\u8005\u624b\u8bb0\u4e28\u6211\u662f\u8bb0\u8005 \u6211\u8981\u5728\u73b0\u573a","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008\/202305\/2336336c2f3e0f3d6d36e40d2246c7b6.png!w300_h300.png","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