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75岁的老人因为多次发生脑梗并伴有呼吸道出血被送往医院救治。检查中,发现这位老人患有新冠肺炎疾病。在紧急转入泰康同济医院后,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立即对已经陷入昏迷的老人展开救治。
“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心跳快,血氧饱和度掉下来了,血压也非常高,呼吸频率非常快,从临床判断是一个急性心衰的发作。”泰康同济医院重症一科值班医生方玉强表示。
病房里,呼吸科医生康军正在调试呼吸机,试图让患者的情况稳定下来。在尝试了各种救治办法后,病人的情况还是没有得到改善,是否插管的决定,最终还是被摆在了医生们面前。
康军表示:“我们决定要插管得话,为什么要观察那么久呢,病人有很多基础病,还是高龄, 插管无创和有创它有一个指征,我们就是在权衡这个。”插管对于平时的康军而言,不是一个很难的手术,但是在新冠疫情下,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充满着危险和不确定性,为了大家的安全,康军在负压病房里做着严格的准备。
“可以了吗?” 确定了一切准备就绪,方玉强立刻回到病房里,他需要用最快的时间将病人推过去,慢了病人就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状况。
进行气管插管,得同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并对全程进行观察评估,需多人配合完成,十分考验医护团队的默契。
3分钟内,气管顺利插入患者呼吸道,然而战斗却没有结束,此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低至90%以下,而正常人的这一参数为98%。
“氧饱和度90,心率也下来了一些138了,氧饱和度92……”
插管结束,经过仔细的调整,病人的情况终于开始逐步稳定,而此时,已经是下午将近六点钟。
“ 后续我们的任务还很多我相信天道酬勤,我们努力了,肯定有好的结果的。” 方玉强说。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秦声 责任编辑 邱亭)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