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号,4月8号,这两个我们“掐着指头算”盼着到来的日子终于定下了。
湖北“解封”!武汉“解封”!
今天这张“热干面”好起来了的图片刷屏了,大家肯定没忘记它的另一幅姊妹篇:加油热干面。看看日期,创作于1月30号,那正是病毒给这座城市涂抹黑云的“至暗时刻”。
热干面,好起来了!
我们能从这些信号,看到好起来的样子:
快递的“待发货”变成了“待收货”了。
微信步数从60变成6000了。
开车出门从一脚油门,到总是得踩刹车并道了。
12306上湖北的许多地方开始卖票了。
小区门口的公交车站有公交车停靠了。
离鄂通道的红叉叉信号灯变绿了。
疫情地图上武汉从红色调成黄色了。
网上整屏整屏的留言“喜大普奔”。网友在新华社直播页面上刷来了“直升机”。看的得出来,不光湖北,全国同胞都为武汉为湖北真心地高兴!我想除了从情感层面这场全民皆战的抗疫斗争大大激发了中国人患难与共的袍泽情谊之外,还可以从两句官方的表述中找到确定的答案:
第一句,中央明确: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这是武汉解封的全国意义。
第二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武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希望,即使是最严重的情况也可以得到扭转。——这是武汉解封的世界意义。
武汉胜,湖北胜,全国胜!当振奋人心的鼓舞终变成实践逻辑,每个人都该为过去两个月自己的守望鼓个掌,每个地方都该为过去两个月的相助叫声好。
经历“苦”,才会知晓“苦尽甘来”;经历“难”,才会体味“来之不易”。疫情终究会过去,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还会持续很久。它更像是一种象征、一种隐喻:所有人都和所有人有关。灾害无界,而帮助与爱,更无界。
今天另一条新闻看似与“解封”无关,但细细想来,又像是“解封后”的注脚。
人社部今天再次强调,要坚决纠正针对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的就业歧视,明确提出“三个不得”:不得拒绝发布招录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的招聘信息,不得以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为由拒绝招用相关人员,对疫情导致暂不能返岗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三个“不得”,给了许多人“要得”的安全感。
人有距离,但爱无距离。
其实,我们肯定会过一段不短时间的“有距离”的日子。我们会学会公勺公筷用餐,我们会更加遵守“一米线”的规则,我们会在公共场合戴口罩,我们会保持无接触快递,这是这场疫情带给我们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因为我们不光在乎自己的健康,也更在乎身边人健康,为更多人着想。您看,物理距离越大,其实是心与心的距离更近。
武汉,湖北,与全国其他地方,又何尝不需遵循着这个“远”与“近”的辩证法呢?打开与外界的通道,湖北与外界的要素交流与人员往来才能加速,而这直接关涉湖北经济社会的复苏,与湖北人民以及滞留湖北的民众回归正常生活。反过来,只有武汉、湖北加速好起来,全国才能真正好起来,亦如我们听闻“解封”的日子真心地高兴一样。
“解封”的日子定了,交通就要通了。而比路通更重要的,是善待湖北的这颗心,心心相通!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尹华正 责任编辑 刘小笛)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