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零分试卷,谁看谁满意。每一个零新增的背后,都是无数人的支撑。援鄂医疗队今天(19日)继续离汉。这个清零的成绩单,应该算是给他们最欣慰的告别。
“零”字,满含寓意。犹记得他们来时,大“雨”滂沱,闻“令”而动,用一个个互相支撑的“人”的结构,扶生命大厦于将倾。他们走时,云销雨霁,花开武汉城。像极了收剑入鞘、英雄凯旋的样子。
内蒙古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哽咽着说:我把队员一个都不少地带回去了。这是我们最盼望听到的话。
今天中午,得知浙江医疗队即将离开,武汉天佑医院的医护人员、同为驰援战友的海南医疗队队员、酒店工作人员都赶来送别,还有更多的武汉市民自发地赶来列队欢送浙江勇士,人群中那封巨幅感谢信,道不尽感谢之情。
上面这些表达方式都比较直白,还有个别害羞的同志,直接穿着皮卡丘来送别。好歹让我们看看你的脸撒。
离别前夕,夜幕下的长江,武汉人把心里话点亮,照映了一整个江面。
东北有个风俗叫“上车饺子下车面”,在离开之前,可爱的武汉市民还特意为东北医护人员包了一桌饺子。
一场战役,医生和市民有着不同分工,大家成了彼此最亲近的战友。黑龙江援鄂队员离开前和医院的保洁大姐告别,保洁大姐绷不住眼泪嘱咐他们:一定要再回来看看。
按最高礼遇,武汉3000交警以最深敬意、最佳形象,护航白衣战士返程。他们在过去四五十天里,一同战斗在这座城市的不同战场,这一幕,是战友送别战友。
不仅在湖北受到礼遇,回到家乡了,还有家乡人民的热情等着他们,从头到尾安排的明明白白。
山东、安徽、福建、河北、云南等等,以机场“过水门”,这一民航界最高礼仪迎接自己的英雄回家。
天津医疗队平安落地,大巴车和私家车相遇,私家车不约而同一起按起喇叭,向大巴车鸣笛问候。
还不止这些此时此刻的致敬,山东航空为山东医疗队每人提供了一套往返机票,只要有空,随时可用。广东珠海直接将这次参加援鄂的合同工加入了正式编制。还有一个个终身免费,免预约开放,大家把能想到的好,全给你们,只要你们别客气,收下!还有什么比“用生命守护生命”更能证明医护人员的职业分量呢?
其实,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分别送行时的感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战疫”时间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其实,医护们最需要的,可能不是什么“特别待遇”,因为那些真心的邀约,免费的款待,不一定都有条件和机会去实现,但是,这场上上下下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和尊重,理应成为抗疫斗争的宝贵遗产,成为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公民精神的一部分。记得他们拼命的样子,不仅是此刻,更是永远!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尹华正 责任编辑 彭云鹤)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