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减产!今年将难实现荔枝自由

金价跌至“5字头”?线下店铺价格……

湖北明后天晴到多云天气唱主角 南部小心阵雨偷袭!

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第八届总统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获刑十六年

【小丽侃三农】《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调查》系列报道之下篇《从“一招鲜”向“组合拳”转变》

©原创 2019-05-21 10:30  

当下荆楚田野上发生的巨变,表面看是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的变化,实质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之变,模式之变。农业大省湖北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月的一个周末,记者随着游客来到了枣阳市吴店镇春陵村,走进村口,古朴清新的田园农家如画卷一般展开。村舍一律是白墙灰瓦红条的汉派建筑,彰显汉光武帝刘秀故里特色。村舍四周,有村民们栽种的果蔬或一些完整保存下来的古树、古井。每逢节假日,村里游人如织。

春陵村村支书陈顺国告诉记者,按照枣阳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发展路径,春陵村就是要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根据专业设计公司规划,对整个村子按照3A级旅游景区进行改造发展:

“我们请襄阳市规划公司进行了整体设计,结合我们自己实际情况,首先把地下管网做了2000多米,实现了雨污分流。然后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在这里建了文化活动广场,修建了公厕,打造了一些农家乐项目。”

村里有看头有玩头,还有吃头和买头。村民们种的瓜果蔬菜、养的鸡鸭全都不愁卖。村民开地农家乐一天可以接待上千位客人。方式转变,农业农村“脱胎换骨”。

这样的例子在荆楚大地不胜枚举。宜城市流水镇莺河村曾一度荒芜只剩老人留守,自从2015年设计改造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里河水潺潺,柳树成排,石砖小路直通村庄深处;农家小院鳞次栉比,风格各异;高大水车、吊桥木屋、石碾、磨盘等民俗景致,别有风味。村民高仁艳将自家院落改造成农家乐后,一年纯收入十几万元,在家门口就当上了老板。提起五年来的村庄变化,高仁艳说不出的兴奋:

“那时人都穷,我们这里很脏很乱,不像现在这么整洁干净。原来基本上没有游客,那跟现在区别大了。现在不说外面的游客,我们自己住地都非常舒服。节假日一个中午都接待十几桌。”

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发展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让全省农业农村“脱胎换骨”,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李顺清说, 这离不开培育美丽乡村示范村这个关键一招的推动:

“按照这一总体思路,每年整治4000个左右行政村,建设1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示范村。大力发展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

在推进现代农业的路上,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是必解的课题。当前,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后土地闲置,生活在城里的“农二代”不愿回乡种地,留守老农民没体力没技术种不了地,但又不愿意丢地……经过长期观察和探索,我省各地在职能部门的引导下,因地制宜创新模式,让规模经营“遍地开花”。

在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很多农户将自家耕地交给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合作社服务收费采取“先使用后买单”的方式,在粮食统一收购后向农户收取。水田亩平增产150多斤。根据不同农户的需求,合作社理事长肖逾介绍,他们还推出了“三道菜”:

“一是全托。为农户提供耕、种、收、管、售等系列服务,服务费在粮食收购时结算。二是半托。农户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劳务项目委托管理,农户只负责种子、化肥、农药、水电等农资投入。三是点单。根据农户需要,满足生产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

合作社推行的土地托管模式,在坚持农户土地承包权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条件下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几年来,合作社共引进推广水稻、小麦等新品种20多个,推广硬盘育秧、生物配肥、卫星导航插秧等新技术10多项。

枣阳市按照“引进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新社区、转移一批农民”的思路,打造玫瑰种植、加工、文化旅游综合体。其中引进湖北尚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玫瑰海”景区。自2015年“五一”开业以来,每年游客量约30万多人次,带动综合性旅游销售收入约2000万元人民币。引进倪氏国际玫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做玫瑰加工和文化开发。网络农户4800多户,在确保农户收入的基础上,连片种植玫瑰基地2.6万亩,倪氏国际玫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博才:

“我们现在加强对农户的培训,给他们讲解做示范,主要提高农户的收入。只有把农户这块做好了企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通过这种模式带动玫瑰产业发展,通过玫瑰开发带动相关一部分人群致富。”

这样的一二三产业综合体在全省已经“遍地开花”。农业迈向规模经营,土地向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集中,龙头企业向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重点农业项目向现代农业板块集中,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生机蓬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肖伏清:

“在提升农业生产质效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发展增值收益。”

无论是转变方式,还是创新模式,我省都加大了科技支撑的力度。在黄冈市农业农村局,记者打开一台电脑,轻点鼠标,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省各地的种植品种、各个地块的农作物长势,甚至还能发现哪些地块出现了病虫害或旱涝灾害的迹象。正是因为科技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足不出户就能管理好大面积农田。

技术开发者是武汉珈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冷伟介绍,这叫“天空地”一体化农情遥感监测平台,通过采集卫星、无人机、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数据,实现农作物长势监测、产量预估、适宜区规划、旱涝预警、灾后估损等服务:

“比如什么区域种的什么东西什么情况,基于这些量化的数据,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有了量化产品后我们可以分析出来这个地域到底长得好不好,适宜不适宜。然后这样我们就可以基于这种更好的数字化农业信息出方案,比如说我能告诉你这个地方能不能种好,该怎么操作。”

科技助力,农业质效“比翼双飞”。近几年,我省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优先纳入省重点项目笼子,在金融信贷、要素配置上给予倾斜。在一系列好政策的支持下,湖北农业质效双升。数据显示,到2018年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收入1.25亿元,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71.4亿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我省农村经济新业态、农民增收新途径。

记者手记: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持之以恒。从“万元田”的出现到开始“吃得好”和打“组合拳”,湖北农业已经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跑出了气势和风采。但要想始终领先一步,还需要全省上下咬定目标,久久为攻。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让我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不断推进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湖北广电融媒体中心记者李丽 通讯员 杨戈 黄建军 责任编辑 蒋艳)

责任编辑 蒋艳
进入长江云新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 AI看!支点建设的湖北答卷
  • 跑出加速度!“数”写湖北高质量成绩单
  • 担起支点重任 湖北力争未来5年经济总量再跨两个万亿台阶
  • 湖北明后天晴到多云天气唱主角 南部小心阵雨偷袭!
  • “00后”为什么偏爱武汉?答案在这里
评论 最热 最新
打开长江云新闻看更多 
发表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 "" }}

{{ item.content }}

{{ formatDate(item.create_time) }} · {{item.ip_location | splitAreaCity}} 回复
{{realSupportList[item.comment_id] || 0}} {{item.comments.length}}
{{ i.passport.nickname || "" }}
{{ i.replyed_passport.nickname || "" }}

{{ i.content }}

{{ formatDate(i.create_time) }} · {{i.ip_location | splitAreaCity}} 回复
{{realSupportList[i.comment_id] || 0}} {{i.reply_count || 0}}
{{item.foldStatus ? "收起" : "展开" + item.comments.length + "条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点击加载更多
发送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1905/bcb746ccbf6f3dfeac397e272c55c85d.jpeg